2021-08-02 23:43187互聯網法律知識網本文有796個文字,大小約為4KB,預計閱讀時間2分鐘

【導讀】在我國工作人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臨時工和正式工兩種,對于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勞動者來說他們的工資福利也是有所不同的,那么臨時工工資計算是怎樣的呢?下面大家就跟普法知識網

在我國工作人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臨時工和正式工兩種,對于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勞動者來說他們的工資福利也是有所不同的,那么臨時工工資計算是怎樣的呢?下面大家就跟普法知識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臨時工工資個稅起征點和正式員工的個稅起征點是一樣的,達到5000元就需要繳納稅費,沒有達到5000元是不需要繳納稅費的。這個5000元不是指工資額,而是指工資扣除13%的住房補貼和個人實際交的社保后的余額。

自94年勞動法實施以來,沒有臨時工之說。自工作之日就是勞動關系,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同工同酬,也可以比照同行業的平均工資來計算。

工齡是以工資收入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人、職員工作的年限。工齡一般是確定職工工資、享受勞動保險待遇和享受某些福利待遇的一個重要根據。工齡主要分3種:

1、一般工齡,又稱總工齡,指工人或職員的總的工作年限,在中國,一般工齡曾是確定職工退休待遇的一個條件。

2、本企業工齡,中國又稱連續工齡,蘇聯稱不間斷工齡,日本稱企業工齡,指工人或職員在某一單位(包括經組織批準的調動)連續工作的時間,是一般工齡的組成部分。

3、特定工作的工齡,工人、職員從事某種特定工作、但任某種特定職務或在某種特定部門擔任工作的年限。

臨時工、季節工,與企業簽定長期或短期勞動合同或協議,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以下簡稱國稅函〔2009〕3號通知)的規定,其工資薪金允許在稅前扣除。

需要提供的資料:企業應提供工資明細清單、勞動合同(協議)文本、個人所得全員全額申報證明及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證明,注意按照工資薪金在稅前扣除的話,不征收營業稅,企業不需取得發票。

如不符合工資薪金在稅前扣除的條件,屬于勞務費在稅前扣除,必須滿足按照勞務繳納個稅,同時需要取得發票。勞務報酬個稅計算公式如下:

簽勞務合同的話,800以內不用扣稅,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的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但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要實行加成征收。具體是:一次取得勞務報酬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5萬元的部分,按照30%的稅率繳納;超過5萬元的部分,按照40%的稅率繳納。因此,勞務報酬所得實際上適用20%、30%、40%的三級超額累進稅率。

網站聲明:本文“臨時工工資計算標準2021 臨時工有算工齡工資嗎?”資源信息來自互聯網,以學習交流為目的,整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發現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并提交問題、鏈接及權屬信息,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