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2 22:31135互聯網法律知識網本文有853個文字,大小約為4KB,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導讀】在我國,大家對法律的認識很多都停留在一些刑事犯罪上,對于一些人身的權利,由于各種原因,當事人會選擇仍氣吞聲,但是這種行為往往會助長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那么被他人侵
在我國,大家對法律的認識很多都停留在一些刑事犯罪上,對于一些人身的權利,由于各種原因,當事人會選擇仍氣吞聲,但是這種行為往往會助長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那么被他人侵犯隱私權可以報警嗎?2021法定侵犯他人隱私怎么處罰?下文中,就讓普法知識網小編給您介紹一下吧。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被侵犯隱私權是可以到當地的公安機關進行報警處理的。
隱私是一個很廣泛的內容,主要分為四種,個人生活自由權、情報保密權、個人通訊秘密權以及個人隱私利用權;但是目前我國在隱私權這方面法律還不是太完善,一些情況還是很容易引起爭議的。但是侵犯隱私權還是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處罰的。
1、《民法典》的規定:侵害隱私利益的民事責任方式,應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侵害他人隱私,造成財產損失的,應按照全部賠償原則,予以全部賠償。
侵害他人隱私,致他人精神損害,并且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精神撫慰金的賠償數額,根據侵害人的主觀過錯程度,侵害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侵害人的得利情況,侵害人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及受訴法院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予以酌定。
2、《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3、《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規定,有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行為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4、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網站聲明:本文“侵犯他人隱私能報警嗎?2021法定侵犯他人隱私怎么處罰?”資源信息來自互聯網,以學習交流為目的,整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發現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并提交問題、鏈接及權屬信息,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