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20:5283互聯網法律知識網本文有1107個文字,大小約為5KB,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導讀】隨著近些年來國內經濟發展迅速,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會選擇報旅行社出行旅游,但如果在旅游出行中被損害到自己的利益時,我們應該拿起法律
隨著近些年來國內經濟發展迅速,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會選擇報旅行社出行旅游,但如果在旅游出行中被損害到自己的利益時,我們應該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那么,怎么投訴旅行社最有效?旅社旅游遭遇強制消費怎么辦?旅行社沒跟游客簽旅游合同合法嗎?接下來就讓法律知識網的小編來帶你們了解一下吧。
1、平臺投訴。網絡上出現很多以旅游投訴為主的投訴平臺,通常為網絡媒體開發的產品,此類平臺往往通過媒體曝光的方式,幫助游客進行維權,影響力越大的媒體,投訴解決力度往往越大。
2、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投訴人可以通過電話、信函、來訪等方式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投訴,并應填寫《旅游投訴登記表》并附有關材料,投訴處理需在10日內作出是否受理決定,并在45日內作出處理決定。
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要以書面或口頭形式申請,投訴者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有關系的旅游者、海外旅行商、國內旅游經營者和從業人員。必須要有明確的被投訴者,具體的投訴請示和事實依據,而且投訴內容必須屬于投訴條例規定的投訴范圍。
其次,一旦遇到比較頑固的經營者,無法和解的,建議撥打110報警。報警的目的,一方面因為警方可以快速到場,可及時請求警方制作筆錄取證,事發當時報警并注意取證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警方也可以參與調解,使問題盡快解決,畢竟出行的目的是為了開心娛樂。
如果精力有限,糾紛當時沒有解決,事后仍然可以依法維權。《旅游法》第35條規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游活動,誘騙旅游者,并通過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旅行社組織、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費旅游項目。但是,經雙方協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響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發生違反前兩款規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權在旅游行程結束后三十日內,要求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并先行墊付退貨貨款,或者退還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的費用。”但是,事后的處理,必須提供相應的證據,因此事發時報警就非常重要,同時自己也要注意通過錄音、錄像等方式進行取證。
再次,極端情況下,如果警察處理不力,甚至處理不公,這時候可以同時撥打12301旅游熱線或12315消費者熱線進行投訴,尤其是旅行社,是比較忌憚投訴的。投訴被受理后,主管部門會調查該旅行社。根據實際需要,還可以同時向當地12345投訴,12345一般為當地的市長熱線,特別是涉及相關部門不作為的情形,可以通過此電話進行投訴解決。
最后,如果旅行社或商家有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情節嚴重的行為,則涉嫌構成強迫交易罪,依法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曾引起大家廣泛關注的云南女導游強迫購買翡翠的案件,涉事導游最終被判構成強迫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
根據最新修正的《旅行社條例》規定,要是旅行社不跟旅游者簽訂旅游合同的,是不合法的。《旅行社條例》第55條明確規定,旅行社未與旅游者簽訂旅游合同是違法行為,而且旅行社不跟旅客前旅游合同的,要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1個月至3個月。
《旅行社條例》第55條規定,旅行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1個月至3個月:
2、與旅游者簽訂的旅游合同未載明本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事項;
5、未與接受委托的旅行社就接待旅游者的事宜簽訂委托合同。
以上就是大律師網對“怎么投訴旅行社最有效?旅社旅游遭遇強制消費怎么辦?”的熱點知識解讀和法律知識介紹,歡迎閱讀了解,希望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可以詢問我們網站的律師詳情。
網站聲明:本文“怎么投訴旅行社最有效?旅社旅游遭遇強制消費怎么辦?”資源信息來自互聯網,以學習交流為目的,整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發現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并提交問題、鏈接及權屬信息,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