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21:1086互聯網法律知識網本文有796個文字,大小約為4KB,預計閱讀時間2分鐘

【導讀】我們經常能在一些電視劇里聽到“父債子還”這句話,雖然父債子還在中國有著根深蒂固的文化和法律傳統根源,但法律并沒有規定父債一定要子還。那么,2022父債子還合法嗎?父債子

我們經常能在一些電視劇里聽到“父債子還”這句話,雖然父債子還在中國有著根深蒂固的文化和法律傳統根源,但法律并沒有規定父債一定要子還。那么,2022父債子還合法嗎?父債子還有法律依據嗎?必須父債子還的情況有哪些?接下來就讓法律知識網的小編來帶你們了解一下吧。

父債子還不合法。子女在繼承遺產時,在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實際價值范圍內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對于超過遺產實際價值的部分,則繼承人沒有責任進行清償債務,但是繼承人自愿償還的除外。同時,繼承人放棄繼承遺產的,則對被繼承人的債務也不承擔清償責任。

我國《繼承法》第33條的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

在繼承人以被繼承人遺留的全部財產抵償債務后,無論債務是否已清償完畢,繼承人都沒有義務以自己所有的財產繼續清償,除非繼承人本身自愿。

《繼承法》從保護繼承人的角度出發,規定了自愿繼承和限定繼承的原則,更是徹底否定了“父債子還”。

因為自愿繼承原則的實行就使繼承人可以依自己的意愿自主地決定接受繼承還是放棄繼承,如果被繼承人遺留的超過了財產,繼承人完全可以選擇放棄繼承從而不必替被繼承人償還債務。

即使繼承人選擇了接受繼承,他也只以繼承的財產為限對被繼承人生前所欠債務負償還責任,這就是《繼承法》實行的“限定繼承”。

(一)父母的借款是用于家庭成員的共同生活

如果父母所借款項是用于家庭成員共同生活的,那么這筆債務,就不能被認為是父母的個人債務,應當由家庭成員共同償還。

如果是因為子女不盡贍養義務,破勢父母為了維持生活而借債,則不論債務大于還是小于遺產,子女都要承擔其清償債務的義務。

(一)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條之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二)因此,從法律角度出發,民間流傳的“父債子還”帶有一定的片面性,是不準確的。“父債”可能由子女償還,子女也可能不用償還,關鍵是看其父親留下遺產的價值大小和其子女還款意愿。

只要父母健在,子女不會因為父母的民事行為而承擔連帶責任,父債無須子償。但如果父母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作為代理人的子女,如果父母所負的債務是用于家庭支出,共同生活的子女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以上就是大律師網對“2022父債子還合法嗎?父債子還有法律依據嗎?”的熱點知識解讀和法律知識介紹,歡迎閱讀了解,希望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可以詢問我們網站的律師詳情。

網站聲明:本文“2022父債子還合法嗎?父債子還有法律依據嗎?”資源信息來自互聯網,以學習交流為目的,整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發現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并提交問題、鏈接及權屬信息,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