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8 22:1053互聯網法律知識網本文有680個文字,大小約為3KB,預計閱讀時間2分鐘
【導讀】目前,我國一些地方針對非全日制用工形式靈活,勞動關系多元化,主要按小時計酬等特點,制定并實施了與之相適應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來保障非全日制勞動者的收入。那么,非全日制
目前,我國一些地方針對非全日制用工形式靈活,勞動關系多元化,主要按小時計酬等特點,制定并實施了與之相適應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來保障非全日制勞動者的收入。那么,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如何計算?非全日制用工要交社保嗎?普法知識網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積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超出八小時以外的按1.5倍(非雙休日),雙休日的按2倍計算,節假日3倍計算。
1、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時計酬為主,用人單位應當按時足額支付非全日制勞動者的工資。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用人單位支付非全日制勞動者的小時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政府頒布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
2、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并報勞動行政部門備案。確定和調整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應當綜合參考以下因素:當地政府頒布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單位應繳納的基本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當地政府頒布的月最低工資標準未包含個人繳納費因素的,還應考慮個人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非全日制勞動者在工作穩定性、勞動條件和勞動強度、福利等方面與全日制就業人員之間的差異。
3、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測算方法為: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月最低工資標準÷20.92÷8)×(1+單位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比例之和)〕×(1+浮動系數)
4、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資支付可以按小時、日、周或月為單位結算。
非全日制用工是需要繳納社保的,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按照國家勞動者社會保險的參保原則,不管是全日制用工還是非全日制用工,單位必須為勞動者購買社會保險。非全日制用工繳納社保的標準是按照個體工商戶的標準執行的,對于已經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的用戶來說,所繳納過的年限都是可以合并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繳納社保的過程中,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是必須要繳納的。否則出現需要社會保險報銷事宜,用人單位要承擔相應責任。而且跨統籌地區轉移的,應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的轉移、接續手續。
網站聲明:本文“2021非全日制用工工資怎么算?非全日制用工要交社保嗎?”資源信息來自互聯網,以學習交流為目的,整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發現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并提交問題、鏈接及權屬信息,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